2011年8月4日 星期四

News--綿羊台媽教出音樂神童

這篇真的寫的很好,不管有沒有天份,只要努力就會有收穫!如果不努力,再怎麼想要收穫也只是白搭. 除了努力練習以外,我覺得家長的陪伴也很重要!希望大家共勉之!!
(中央社記者顏伶如洛杉磯24日專電)耶魯大學法學院華裔教授蔡美兒倡議嚴厲管教的「虎媽」理念,今年初美國輿論熱烈討論。有華裔媽媽認為,虎媽方式對自家兒女行不通,親子溝通才能給孩子最大成長發展空間。



今年1月,「華爾街日報」(Wall Street Journal)刊登蔡美兒所寫「虎媽的戰歌」(Battle Hymn ofthe Tiger Mother)摘錄片段之後,馬上引來全美各界高度關注。蔡美兒描述自己如何以高壓手段強迫女兒練鋼琴、小提琴,更是引來不少崇尚獨立自由精神、尊重兒童自主權的網友批評。


從1993年上映的電影「喜福會」(The Joy LuckClub),一直到蔡美兒的「虎媽的戰歌」,同樣都看得到描繪華裔母親逼迫女兒苦鍊鋼琴的「橋段」,反映出的社會現象縮影就是,對許多華裔兒童來說,除了學校課業之外,要彈得一手好鋼琴,甚至靠著彈琴在各項比賽當中過關斬將,進而光耀門楣,儼然成了肩負眾人殷殷期盼的重責大任。



在學音樂的艱辛過程中,承受龐大壓力的女兒與抱著「望女成鳳」心願的母親嘔氣翻臉,母女雙方僵持不下,關係緊張,同樣的劇情也在「喜福會」與「虎媽的戰歌」中可以看到。華裔家庭如果想要子女在音樂方面有高人一等的表現,是否一定要採行高壓政策才能達成目標,隨著「虎媽的戰歌」出版,成了不少華裔母親私下討論的焦點話題。




美國藝術節今年的選拔大賽中,來自加州爾灣(Irvine)、父母都是台灣移民的11歲華裔女孩鄭宇婷,演奏佛朗西斯‧普蘭克(Francis Poulenc)的鋼琴名曲Trois Pieces- Toccata,在激烈競爭當中脫穎而出,勇奪金牌。這也讓小小年紀的她,因此獲得應邀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(Carnegie Hall)演奏的難得機會。


年僅11歲就登上卡內基表演,小女孩是不是被母親用虎媽管教方式塑造出來的?


鄭宇婷的媽媽蔡怡樂說,平常教育小孩,完全不是用虎媽的方式,「虎媽的教育在我們家比較行不通,每個小孩的個性都不一樣。」




相對於虎媽不允許女兒看電視、打電動或自由選擇課外活動,蔡怡樂說:「我們反而比較鼓勵她參與課外活動,我們能做的就是支持她,配合她,然後也主動參與她的活動。」



曾被友人開玩笑比喻為「綿羊媽」的她表示,如果孩子碰到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,又碰到好的老師帶領,孩子就比較願意花時間學習。




大約6歲從團體班開始接觸鋼琴的鄭宇婷,最初學琴是出於興趣,後來她對於這項喜好更加認真,便轉為一對一老師授課。現在平常每天練琴大約2小時。



被問到為什麼喜歡彈鋼琴,她笑著回答:「因為就是很好玩啊。」除了鋼琴之外,她也喜歡自己動手做手工藝,「還有看電視」。


與其他同年齡的小女孩一樣,鄭宇婷平常會跟家人玩電視遊樂器wii遊戲,彼此挑戰,還會跟哥哥一起溜直排輪。她喜歡跟家裡的黃金獵犬玩,也會幫媽媽切柳丁招呼客人。


參加過大大小小約20項比賽的鄭宇婷,獎牌、獎盃就放在家中鋼琴上,旁邊還有許多布偶與手工藝作品,充分顯示童真的一面。


回憶在卡內基音樂廳的演出,她說,並不會緊張,心裡只一直想著要把曲子彈好。長大之後要不要當鋼琴家呢?她天真地說:「不知道。」


小朋友學鋼琴想要有傑出的表現,到底靠努力,還是靠天才?從事音樂教育已有20年歷史的音樂老師董奕指出,常被許多家長問到這個問題,但首先家長要清楚小朋友為何要學鋼琴?學鋼琴的目的究竟為何?是不是想培養孩子獲得1種技術或愛好?還是像學數學是為了得諾貝爾獎、學游泳是要參加奧運比賽一樣?


董奕表示,不管有沒有天份,其實都要努力,至於孩子會不會承受過多的壓力,「要看家長自己」。

他說,每個家長都了解自己的小孩可以承受多少壓力,有些人受到壓力會做得更好,有人則反而後退,「因此家長必須好好問問自己,孩子到底是屬於什麼樣的人。」



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